如何提高厂界Voc在线监测系统的准确性?
一、科学选择监测设备
技术原理适配
根据VOCs成分和浓度选择合适技术:
高浓度(ppm级):可选PID(光离子化)或FID(氢火焰离子化)技术,精度高但维护复杂。
低浓度(ppb级):推荐GC-MS(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)或GC-FID,可分离复杂组分,准确性更高。
特定场景:DOAS(差分吸收光谱)适用于不接触采样的开放光路监测。
注意交叉干扰:复杂工况需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设备(如GC-MS可区分不同化合物)。
认证与校准
选择通过国家计量认证(如CPA认证)的设备,确保符合国家标准(如HJ 1010-2019)。
优先选择支持多点校准和自动标定功能的仪器,减少人为误差。
二、规范安装与采样
采样点布局
代表性:采样口应位于厂界下风向、污染物扩散路径上,避开局部污染源(如排气筒、储罐呼吸口)。
高度要求:根据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16297),采样点应高于地面1.5~2米,避免地面扬尘干扰。
开放光路(如DOAS):需确保光学路径无遮挡,且覆盖主要污染区域。
采样系统设计
管路材质:使用惰性材料(如不锈钢、聚四氟乙烯)防止吸附或反应,定期更换滤芯和管路。
温湿度控制:配置伴热管(防止高沸点VOCs冷凝)和除湿装置(避免水汽干扰)。
避免污染:采样探头远离污染源(如车辆尾气、厨房油烟),并加装防护罩。
三、严格校准与维护
定期校准
频率: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量程校准(零点、跨度、多点校准),使用标准气体(如国家标物中心提供的VOCs混合气)。
零点检查:每日检查零点漂移,必要时用高纯氮气或零空气校准。
交叉验证:用便携式VOCs检测仪或手工采样(如苏玛罐)对比数据,发现异常及时排查。
设备维护
传感器/色谱柱:定期更换老化部件(如PID紫外灯、GC色谱柱),清洁光学镜头(DOAS)。
流量控制:检查采样泵流量稳定性,避免因流速波动导致测量偏差。
数据存储:备份日志和校准记录,确保可追溯性。
四、优化数据处理与干扰控制
环境参数补偿
温压补偿:集成温度、压力传感器,自动修正气体体积浓度(尤其对低浓度监测至关重要)。
湿度影响:高湿度环境需开启除湿功能,或选择抗湿型传感器(如部分PID设备)。
背景值扣除
在无污染时段(如夜间或停产期间)测定背景值,在线监测数据中扣除背景干扰。
数据审核与修正
设置异常值报警阈值(如突然升高或降低),结合生产工况(如停工、检修)判断数据合理性。
使用动态过滤算法(如滑动平均)平滑噪声,但需保留原始数据备查。
